
2023年1月11日至1月14日,在鱼珠街道的领导下,广州市鱼珠街双百工程社工站联动广州市鱼珠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广州市黄埔社区学院开展了线上的“教学相长 一起成长”学习辅导志愿小组,本次小组开展6场共服务了180人次。 小组结合困境青少年需求,资源联动,搭建红色接班人的实践平台,挑选优秀的大学及高中学员,组建红色志愿队,主要为困境青少年提供学习辅导、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服务。志愿者从中发挥榜样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切实为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又得到成长。 在小组前期,社工向组员介绍了小组的组建背景及目标、确定小组契约、布置小组任务、介绍被辅导青少年的薄弱学科需求。社工还组织组员一起观看关于自我成长的短片《学会自爱,关注自我成长》,主要是提升组员的自我关爱、自我认识。在观看后每个组员都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对自我成长有了新的理解,一些令人启发的金句组员们在复述中记录下来了,比如“一旦你决心爱自己,你就可以给你自己爱,然后再传播爱给其他人。你在做最好的自己时,也是在鼓舞他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在组员挖掘的自身能力及优势里,社工发现了组员都提到了责任心、爱心、耐心、乐观,这是一组爱心与责任并重,积极阳光的志愿队伍。 在小组中期,社工带组员一起学习《志愿者通识性培训》,介绍志愿者相关知识,提醒组员在服务困境青少年时尤其注意保密、尊重、关爱、平等。社工留了一个问题“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志愿者?”,让组员带着思考学习,学完一起分享了各自的对志愿、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理解及自我的期望。社工观察到组员在中期的发言中变得越发积极,更多自己的思考,内容更丰富,也愿意分享自己更多的感受。最后一起通过观看“支教、实用教育小技巧”的相关视频,让组员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学到了实用的教学小技巧,在未来面对教学难题时有一定的方法储备,能更有信心去妥善解决。 在小组后期,通过观看“目标”的相关视频,让组员积极思考在志愿服务中所想要达成的成效目标,激发组员志愿服务的自主性。在“旧词新意”互动环节,邀请组员分享关于对“礼貌、叛逆”的理解,让组员明白学习的理解深度其实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的“懂得”其实存在差异。借此引导组员去关注在志愿服务中,注意观察青少年的吸收情况,留心考察。最后,组员“代入角色”思考教育难题解决之道;思考之后社工也提醒组员在志愿实践中去注意线上辅导的问题可能会以稍有差异的形式表现出来,留心觉察,妥善解决,为学习效果护航。 在组员的掌声中,小组落下了帷幕,大家纷纷流露出迫不及待想要去实践的想法,社工也表达了对组员在未来的志愿服务的期望,及对组员的美好祝愿。通过本次小组,组员们增强了对自我成长的认识,关爱自己的意识,也有了想要自己来定义未来的自己的憧憬。对志愿、教育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启发,对未来的志愿服务当中的志愿者角色有了一定的自我要求和期许。社工从每一次组员的积极精彩发言中,感受到了“少年强”的蓬勃朝气;社工相信有如此愿意反哺社会、奉献社会的优秀青少年接班人,社会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